历史建筑是无声的见证者
向人们“讲述”城市
变迁的故事
▼
今天,我们继续开启
锦江公园城市·历史建筑会“说话”
特别策划
第⑪站和我们走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看历史建筑
如何凝固一段科研记忆
历史建筑 | No.0557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
初秋,穿过郁郁葱葱的树影,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内,一栋质朴庄重的建筑静静矗立。
它见证了四川农业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它就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建造于1963年,建筑包含一主二辅共3栋建筑。
该建筑占地面积约14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654平方米,于2025年被列入成都第二十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整体形象稳重
该建筑包含一主二辅共3栋建筑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造型简洁,整体形象稳重,大方且颇具时代气息。
作为20世纪60年代科研机构综合办公建筑,它采用砖混结构,平面格局及立面中轴对称,为研究西南地区办公建筑发展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综合楼安全加固及适应性改造工,将原有黄色陶瓷锦砖、绿色玻璃幕墙外墙面,统一改为红色陶瓷锦砖,原有平顶屋面顶部增设坡屋面,东立面增加两部电梯。
如今,历经60余年的风雨洗礼,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以崭新面貌屹立于狮子山上,像一名忠诚卫士日夜守护着巴蜀大地的“天府粮仓”。
历史建筑 | No.0556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
在距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综合楼不远处,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则呈现出另一种时代风貌。
这栋建于70年代末的建筑,红黄相间的外墙,方正正的窗户,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建筑审美。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始建于1978年,一直作为教育、科研场所沿用至今。为三层砖混结构平顶建筑,矩形平面格局。
该建筑占地面积约4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46平方米,于2025年被列入成都第二十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上世纪70年代末,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主要用于食用菌研发与推广工作,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领域发展历程。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科研楼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建筑审美
该建筑为为三层砖混结构平顶建筑
2022年,该建筑实施了外立面改造工程,成将原水刷石墙面改造为涂料墙面,增设空调罩,并增加金属面材坡屋顶。
改造后,鲜明的时代特色,使其变身为一段凝固的科研记忆,更成为西南地区食用菌科研发展史的实物例证。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记忆!
走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一栋栋历史建筑让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火热年代的温度,感受到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锦江区公园城市局将继续加大历史建筑保护力度,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与情感的建筑,在新的时代焕发别样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