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农技协发字〔2025〕12号),由院蚕业所参与共建的“四川省盐边蚕桑科技小院”名列其中。蚕桑科技小院是以中丝天成(攀枝花)丝绸有限公司为载体,并由四川省科协、四川省农技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攀枝花市科协等单位参与共建,该平台汇聚了省级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及地方政府等多方力量,立足盐边蚕桑产业发展的实际技术需求,针对性推进蚕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与专业人才培养,致力于实现“科技创新+一线服务”的深度融合。
院蚕业所长期耕耘于盐边蚕桑产业发展,为其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保障。“四川省盐边蚕桑科技小院”的获批设立,标志着院蚕业所在推动科技资源精准下沉、服务产业一线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当前,盐边全县现有桑园面积13.1万亩,其中果叶兼用桑面积达10万亩,蚕茧质量优、桑果品质好,是“中国果桑之乡”之一、全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盐边桑椹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也是全国出产最早、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桑椹主产区。蚕桑产业已成为盐边县北部地区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4年,全县全年发种5.38万张,产茧2258吨,产值1.3亿元;产桑椹11.8万吨,产值3.1亿元,产生丝150吨。蚕桑科技小院未来将成为蚕桑科技服务的前沿“桥头堡”和成果转化的高效“试验田”,不仅搭建起连接实验室科研与田间生产的重要桥梁,更将成为面向全国展示四川蚕桑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窗口,为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盐边模式”。
(院蚕业所 刘江撰稿;张浩仁校对;刘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