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五粮液集团子集团四川省川红茶业集团承办的2025年全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院长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德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院党委副书记张雄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院茶叶所党委书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罗凡研究员带队参会。院合作处王军副处长随同参会。
大会以“创新融合 绿色智造”为主题,集聚国内行业相关领导、知名茶企、专家学者、茶学机构等,聚合“政、产、学、研、用”全链路资源,系统研讨中国红茶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会上系统发布了“十四五”全国红茶重要科技成果,我所选育品种“天府5号”、“天府6号”入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加工岗位科学家江用文研究员作为发布人,我所罗凡研究员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站专家和著名红茶企业家作为倡议人,发布了《加强科技创新 发展红茶新质生产力倡议书》;全国十余项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在此次大会现场达成签约;刘仲华院士、谢明勇院士等18位专家分别做了主题和专题报告。其中我所茶树栽培研究中心主任龚雪蛟副研究员作了题为《茶园培肥提质关键技术研究与专用肥产品创新》的专题报告。
本次大会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大会期间院党委副书记张雄与相关领导、院士专家、著名企业家等进行了现场考察和交流,共同探讨坚持“三茶统筹”引领,守正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驱动全链条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中国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思路和举措。
围绕因地制宜科技支撑地方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院茶叶所坚持以院市合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对接宜宾茶产业发展需求,依托自身科研优势,通过技术指导、人才培育、平台共建等方式,在品种优化、品质提升、产业提升等方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我所积极落实院市合作协议,与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和宜宾学院联合共建川茶资源利用与质量检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四川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平台成功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协同创新重要载体;主持承担“川红工夫茶园优质安全高效管理集成技术研究”“宜宾川红工夫茶叶品质分析研究”等多项科技创新项目,选育系列优异特色品种,切实解决当地红茶品种适配性问题。主导并联合选育“天府红1号”“天府红2号”等川红工夫产业联盟主推品种,示范推广“天府5号”等茶叶建圈强链红茶主导品种,明确选育的“天府1号”、“金凤1号”等品种适宜加工宜宾工夫红茶;持续为屏山、筠连、高县等宜宾工夫红茶主产区代表性茶企提供技术服务。下一步,我所将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推进宜宾“十五五”红茶科技创新计划,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四川红茶产业升级发展。
院茶叶所党委副书记、所长叶先林,副所长刘雅琴,院加工所副所长、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绿茶加工岗位科学家唐晓波研究员,原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绿茶加工岗位科学家、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研究员和省茶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春华研究员等所领导专家参会。

(院茶叶所 高万君撰稿;刘雅琴校对;罗凡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