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藏加工研究中心以四川特色果蔬为研究对象(猕猴桃、柑橘、李子、食用菌、小浆果、攀西特色水果等),围绕不同品类开展贮运加工特性评价、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等技术的研究、多元化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以及相关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装备与材料的市场化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研究中心现有核心成员13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4人,硕士9人。主持和参与各类项目30余项,主持经费达10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9件;入选2021年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2项,获2019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2019-2021年全国农牧渔丰收奖二等奖1项,201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21年度达州市科技创新三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特色水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加工特性评价:针对不同品类水果,开展理化、感官、营养、风味等指标的分析、评价,研究其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物质转化,建立品种特性数据库,为选择贮藏加工原料提供指导。
特色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藏关键技术研究应用:以猕猴桃、柑橘、李子、芒果、软籽石榴等水果为主,开展水果采收、预冷、分级分选、贮运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精准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化学保鲜等技术研究;猕猴桃、芒果等后熟型水果的人工催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包装材料和贮藏设备研发及应用:开展果蔬分级分选和贮藏设施、催熟设备等商品化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和研发,物联网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设施设备的产业化应用管理技术集成应用,功能性保鲜包装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发酵果蔬汁、果酒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及综合利用:围绕发酵果汁、果酒等饮品及营养健康食品开展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功效物质挖掘及产品功能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