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鲜与物流研究中心以全省果蔬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要开展采后品质分析与评价、贮运保鲜、鲜切加工、预制菜加工、品质安全控制、产地初加工与冷链配套设施设备等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工作。中心建有果蔬鲜切加工中试科研平台和预制菜加工与冷链物流科研平台2个。现有科研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人,与美国农业部贝尔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USDA-ARS)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十三五”、“十四五”期间,中心先后承担(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四川省蔬菜育种攻关、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地方政府或农业企业合作20余项;主研的“特色蔬菜绿色保鲜及数字化供应链技术”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LWT》、《食品与发酵工业》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收录12;授权专利1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1项并发布实施,获批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2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果蔬采后品质分析评价与分子调控:建立全省蔬菜采后品质评价体系,开展特色蔬菜鲜食、贮运、加工特性综合评价与专用品种选择;开展果蔬采后保鲜、病害防控技术研究,探究基因型、环境因子、采后处理技术对果蔬贮运品质变化影响的分子机制。
2. 鲜切果蔬加工与产品品质安全控制:开展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蔬菜和特色水果鲜切加工及产品冷链流通过中颜色、质地、营养、安全性变化规律研究,开发物理、化学、生物源安全高效防控技术。
3. 果蔬产地初加工及冷链贮运技术装备集成应用:针对全省大宗和特色果蔬开展预冷、清洗、分级、包装、切分、烘干等产地初加工和贮运保鲜技术及配套设施、设备的集成应用。
4. 预制菜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重点围绕川味预制菜领域,开展加工原料选择与评价、加工环节与产品冷链贮运环节技术集成应用、特色加工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制订等工作。
5. 果蔬休闲食品开发:重点开展四川特色果蔬干制、冷冻加工技术与产品研发,开发特色果蔬休闲食品,开展产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