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气温回升,我省鲜食大豆播种也逐步开展,少部分年前播种的鲜食大豆已出苗,粒用春大豆也正在备种备耕,2020年度春播大豆进入播种关键时期。为实现中央2020年1号文件提出的“扩大长江流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号召,提升四川大豆种植面积,做好大豆春季种植工作至关重要。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特此提出疫情期间大豆田间备耕和春播的建议,请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采纳。
(一)春播鲜食大豆
春播鲜食大豆从目前到4月均可播种,可以分成早期覆膜播种栽培和后期露地播种栽培。目前,成都地区有极少部分鲜食大豆已开始出苗。
1.整地
目前应抓紧对种植土地进行深翻、整厢,耕翻深度以为18cm~35 cm为宜。深耕翻晒3~5天后,根据实际土壤肥力情况复合肥(N: P: K=15: 15:15)每亩地20kg~30kg,有条件可施入商品有机肥每亩地200kg~300kg(因鲜食大豆属于特殊蔬菜类,其植株不高,前期肥力充足可促使其植株迅速生长,更利于后期开花结荚)。厢宽120cm~160cm(不带沟),沟深沟宽各30cm,做到排灌通畅。
2.播种及种植密度
开穴直播,行距40cm,穴距20cm,每穴3粒(成苗后亩密度在20000株左右)。播种前一定要浇足底水,或在下雨后抢墒播种。如实行机械化播种,行距40cm,穴距8cm,每窝 1粒种子,种植密度2万株/亩。种子播种覆土后立即进行封闭除草,每亩用96%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 ml~60 ml或90%乙草胺90 ml~120 ml或50%敌草胺水分散粒剂150g~200g或33%二甲戊灵乳油100ml兑水30 kg~40kg喷施种植田表面即可。
每亩鲜食大豆用种量5kg~7kg,早播应选用早熟耐低温的鲜食大豆品种。原则上3月中旬及以前播种的需要用地膜覆盖整厢,膜边用泥土压实,起到增温保湿、促早出苗的作用,达到提早结荚上市。3月下旬及以后播种不需要覆膜。是否覆膜根据各地实际地温确定。
3.苗期管理
地膜覆盖栽培苗齐后视气温回升情况和豆苗大小进行引苗,
在每穴豆苗处挑破地膜,将豆苗引出膜外,引苗不能过早。目前气温偏低,已出苗的暂时不要引苗。一般于开花前或初花期揭膜,揭膜不能过早,防止倒春寒,及时回收残膜集中处理。如发现整穴缺苗,尽快补播。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及时灌水(保证鲜食大豆水肥充足很关键),雨后及时排涝。
露地种植的鲜食大豆,三叶期开始追肥,根据豆苗生长情况施用尿素每亩2kg~3 kg。
在豆苗3~4复叶期,每亩根据实际情况用大豆专用除草剂15%精喹禾灵乳油70 ml~100 ml和25%氟磺胺草醚乳油40 ml~60 ml混用,兑水30kg~40 kg进行茎叶喷施除草。
4.追肥
苗肥:盖膜种植免施苗肥。露地种植三叶期开始追肥,根据豆苗生长情况施用尿素每亩地2kg~3kg。
花荚肥:分枝开花初期,结合中耕或除草,视生长情况与气候条件酌情根部追施复合肥(N: P: K=15: 04:26)每亩地10kg~15kg,鼓粒初期叶面喷施0.3% 尿素加0.2% 磷酸二氢钾1次。
5.病虫害防治
苗期重点防控立枯病及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防治:将麦麸、棉籽、豆饼等粉碎、炒香,与90%敌百虫晶体30倍液拌匀后,小堆均匀放置于豆苗行间毒杀;在4月中、下旬1龄~2龄幼虫盛发期每亩用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3kg~4kg撒施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蜗牛:撒施草木灰。在傍晚用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撒施在瓜菜的茎叶上,若茎叶干燥,可先喷洒些清水,使叶片湿润后再撒施。
用鲜菜叶切碎,拌入90%敌百虫晶体20倍液,小堆均匀放置于豆苗行间毒杀。
6.灌溉与排水
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及时灌水,雨后及时排涝。在开花期、结荚鼓粒期特别注意防涝防渍。
(二)粒用春播大豆
粒用春播大豆播种时间在4月上中旬,目前主要做好备种备耕工作。
1.备种。购买四川省审定或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四川种植的大豆品种种子,对种子进行挑选、晾晒,选择籽粒均匀饱满、色泽好的种子。
2.整地。做好冬闲田间杂草处理,在耕地前15天喷施除草剂除草。土壤深翻,整平整细,根据土壤肥力酌情施足底肥,并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地下害虫。
3.播种。3月底4月初土壤温度稳定上升到14~16℃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浇足定根水,行距40cm, 穴距20cm, 每穴3粒种子,亩种植密度16000株。播种后封闭除草防治杂草。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钟文娟 1356899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