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研究所
院经作所专家赴甘孜州康定市、泸定县开展“三区人才” 科技服务工作
来源:院经作所发布单位:院经作所 发布时间:2025/4/25已阅览:284次 分享到:

2025年4月21-22日,院经作所蔬菜团队成员赖佳高级农艺师、张银超博士和盛玉珍助理研究员一行到甘孜州康定市、泸定县开展“三区人才”农业科技下乡服务工作。  

4月21日,专家服务团队实地调研和考察了泸定县磨子沟村的芦笋生产园区。专家们认真听取了基地技术人员的介绍,发现由于上年12月份芦笋清园后没有及时追肥,且今年发笋期气温忽高忽低,导致新发的芦笋较细,且畸形母茎较多。此外园区还存在芦笋母茎留取不合理及采收的芦笋滞销等问题。专家们针对以上问题现场进行应急技术指导,同时专家们还赠送了3箱大量元素水溶肥,现场指导了芦笋采笋期水肥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下一步,专家服务团将积极对接蔬菜销售公司和加大芦笋的科普培训,切实解决园区在销售渠道上遇到的难题,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4月22日,专家们一行来到了康定市达玛花生活馆和位于康定市呷巴乡居里坝的600亩高标准农田基地。在会议室内,达玛花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央京向专家们介绍,600亩的农场在5月初计划种植青稞和油菜,在青稞和油菜采收后种植一些错季适销的蔬菜,但是关于蔬菜种类的选择和相关的种植技术比较欠缺。针对公司遇到的难题,专家们积极献言献策,指出康定属于高山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反季节蔬菜的天然气候优势,同时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推荐了3~5种适合当地栽培、适销对路的叶菜类蔬菜品种。现场专家服务团向公司赠送了快菜、青梗菜、油菜的种子,专家们建议引进的新品种在大面积种植前,可以先小面积引进试种,比较其生态适应性,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蔬菜品种。在达玛花的600亩高标准农田基地内,专家们发现园区内石头和地膜残留较多,园区工作人员正在组织工人捡拾,费工费时。公司一直秉承种植绿色有机蔬菜的理念,使用的基肥都是经腐熟发酵的牦牛粪,收集购买牛粪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拒绝使用农药,园区病虫害防控压力大。专家们深感基层农业企业的不易,现场向园区的技术员讲解了快菜、青梗菜等叶菜类蔬菜常见病虫害的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技术。接下来专家们将加大对园区的技术服务支持力度,为园区蔬菜的绿色高效种植及提质增效提供持续的支撑。

(院经作所 盛玉珍 撰稿;刘行 校对;韦树谷 审核)

图1 专家在泸定磨子沟芦笋园区进行技术指导

图2 专家康定达玛花公司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