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作物研究所
院经作所花生团队赴凉山州会理市开展花生复合试验
来源:院经作所发布单位:院经作所 发布时间:2025/6/11已阅览:1535次 分享到:

为推进花生减毒固氮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改善凉山州高海拔地区食用型花生品种单一、适应性不强、土壤根瘤菌缺乏等现状,2025年6月5-7日,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张小平教授、院经作所党委书记张小军研究员、副所长张小红研究员及侯睿副研究员一行6人前往凉山州会理市开展花生适应性试验及根际联合固氮体系微生物组试验,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蔡明鸿正高级农艺师、陈永航等陪同。

试验地点位于凉山州会理市黎溪镇,海拔1740米。试验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四川省食用型花生多点试验:针对会理高海拔特殊气候,院经作所筛选提供4个特色食用型花生(黑花生、白花生、高油酸红花生及二粒型彩色花生)参加试验;二是花生根际联合固氮体系微生物组试验:通过前期试验,筛选获得3个高效固氮花生根瘤菌,3个具有促生效果的花生内生菌以及引进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李培武院士团队开发的ARC微生物菌剂,通过组合互配,探索根瘤菌、花生内生菌、根系微生物组协同作用下的促生抗病效果及机理;三是不同浓度下ARC菌剂对花生促生抗病效果探索。

通过科学试验与机理探索,针对会理当地高海拔、水源匮乏,土壤生态脆弱、微生物群落单一的现状,经作所花生团队希望找到一个最适花生微生物菌剂复配方式,通过根瘤菌、内生菌、根系微生物群组协作,改善土壤环境、提升花生品质,提高花生产量,促进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

(院经作所  侯睿 撰稿;刘行 校对;张小红 审核)

图一、花生减毒固氮项目团队合影

图二、巾帼科技助农服务

图三、微生物菌剂处理

图四、 田间试验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