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专委会科技交流活动在邛崃市凤栖楼酒店会议中心召开。来自中国、老挝、智利、尼泊尔等国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及相关部门领导齐聚一堂,围绕山地农业科技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共谋合作发展。
山地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专委会、山地农作物育种与栽培专委会、山地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专委会、山地农产品加工专委会、山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委会、山地农业经济专委会共6个专委会分为3个联合组,议题聚焦山地农业的关键领域。在山地种质资源与丰产栽培议题中,老挝国家农林研究院、乌干达国家半干旱地区资源研究所分享了传统种质资源保护及热带山地作物栽培经验,相关专家就种质资源分享利用、育种高新技术与轻简化栽培技术协同创新等展开探讨,计划推动优异种质资源与丰产栽培的国际合作项目。山地农业装备与农业经济联合组则围绕绿色农机研发、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多功能性开发等展开交流,四川农机院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山地农机的研发成果及应用场景,信息农经所提出了“技术创新赋能—新型主体培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发展路径,相关专家分别对提升农业效率和效益、促进农业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在山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议题中,智利塔尔卡大学与尼泊尔农业研究委员会分别分享了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管控经验,探讨了通过跨国产业共同体机制,建设技术转化枢纽与示范产能集群,实现农产品加工由“区域性生产”向“全球化价值链”跃升,塑造山地农业高质发展的新范式。
各专委会在充分交流中形成了多项合作共识,并提出了优先合作计划。联盟秘书处将汇总交流成果,积极谋划申请2026—2030年国际合作专项,推动全球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次科技交流活动为各国深化技术交流、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平台,展现了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山地农业挑战的决心与行动力。
(院科技合作处 项超撰稿/院信息农经所 王星鑫供图;王军校对;周评平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