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会暨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成都邛崃市召开。来自全球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联盟成立四年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成果。
数据显示,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会的联盟成员已从2021年的33个拓展至72个,今天,新入盟的9个成员为智利塔尔卡大学、老挝国家农林研究院、乌干达国家半干旱地区资源研究所、尼泊尔顶点集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专业委员会从无到有建成6个(山地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专业委员会、山地农作物育种与栽培专业委员会、山地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山地农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山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山地农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推进山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形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自2021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科院及国内外相关单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来,陆续在东南亚、南亚、中亚、南美洲等地建立区域合作关系,在非洲布隆迪、乌干达设立工作站,促进科技“引进来”“走出去”取得良好进展和成效。经过四年耕耘,联盟已在四川的九寨沟、广元、乐山集中展示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推进山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300余项。通过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创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方式,破解了山地农业“碎片化种植”“机械化率低”“生态脆弱”等共性难题。
同时,会议发布了联盟2026-2030年国际合作目标愿景。明确了种质资源引进交流评价与育种利用、山地农(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等6大愿景方向。未来,联盟将以西南山区等典型区域为支点,撬动全球山地农业资源整合,随着成员单位的持续扩容和技术合作深化,这场始于巴蜀大地的绿色革命,正加速走向世界舞台。
转载自:四川观察 记者:施源
新闻链接:
https://kscgc.scgchc.com/sctv/h5/v7/newsShare.html?id=1948643534642692098&appUserId=153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