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干部人事处
院机关党委组织来我院访问研修的藏区农技人员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人事劳动处发布单位:院人事处 发布时间:2013/6/4已阅览:12053次 分享到:

5月22日下午,院机关党委书记郑林用同志召集党群处支部、人事处支部和8名藏区“双百人才”工程学员,在院机关多功能厅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

会上,郑书记首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本质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讲解,并对“美丽”、“繁荣”、“和谐”作了生动的诠释。他用“三个迫切需要”来概述此次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一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迫切需要;二是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迫切需要;三是凝聚正能量,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稳定的迫切需要。”同时,郑书记带领大家学习了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并进行了认真解读。他说,本次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教育,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藏区的稳定问题,在我省藏区遴选了一批优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到我院来学习培训,就是省委省政府发展藏区经济和维护藏区稳定的具体措施之一。为了做到这次教育活动的全覆盖和探讨农业科技在藏区稳定中的作用,专门邀请了来我院访问研修的8名藏区农技干部,共同学习交流。

在交流座谈过程中,藏区专家用自身经历诠释了实现中国梦,建设美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专家认为藏区的稳定不是孤立的问题,藏区发展更需要科技做支撑,比如在高原玉米种子短缺时,如果能有科技作保障,保证种子产量的供应,类似哄抢的不稳定现象肯定就能杜绝了。也有专家提出藏区的许多产品不能形成高的产值,主要原因是耕作方式太原始,缺乏科技作支撑,比如2008年的德格温拖片区,当地仍然是采用“二牛抬杠”、“人工撒播”等原始的耕作方式,每亩青稞播种量为50多斤,而一年下来产量不到200斤,广种薄收;通过实验研究,每亩青稞播种量降低至20斤,产量仍可达300斤,用种量降低一半,产量却增加50%,充分证明了农业科技对藏区粮食作物增产的重要性。近几年,国家持续加大藏区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在农业机械应用、耕作制度改良和作物产量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还有专家指出,阿坝州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立了五大产业基地,目前,秋淡季蔬菜、甜樱桃、高原大黄、葡萄等产业促进了基地老百姓增产增收,使人们享受着真正的安居乐业。稳定才能发展,发展才能促稳定,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通过交流,藏区的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梦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必须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作为基础和前提。他们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在省农科院参加的藏区“双百人才”培训机会,认真学习,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度,不断提高维护藏区稳定的政治责任感,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藏区农业生产,促进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促进藏区经济全面快速发展,促进藏区的社会和谐稳定进步。

郑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希望藏区的各位学员在我院学习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国情国策、省情省策,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事处 叶先林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