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11日至13日,院生核所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中心夏中梅副研究员、王强锋副研究员和杨云月助理研究员一行深入凉山州葡萄核心产区开展"三区人才"科技帮扶行动,聚焦植物生长调节剂滥用与土壤盐渍化两大产业痛点,通过技术培训与田间示范为农户提供解决方案。
前期调研发现,实际生产中部分种植者期望通过大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解决所有生产问题(如产量低、品质差),而忽视了品种特性、树体营养、土壤管理、环境因素和病虫害防控等基础管理的重要性。院生核所植调剂中心聚焦凉山州葡萄产业提质增效与生态健康的关键瓶颈,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主栽品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高效使用技术研究,形成本地化的操作指南。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种植者培训,使其充分理解植调剂的作用原理、局限性和风险,结合修剪、疏花疏果、肥水调控、改善光照、配合环境等农艺措施达到绿色化控的目标。针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另一瓶颈—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团队采用物理改良与生物修复综合技术,着力恢复土壤健康生态,保障葡萄根系活力与养分高效吸收。
此次服务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核心,在喜德县等主产区建立技术示范点,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农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操方案。现场展示的绿色化控技术与盐渍化土壤修复成效,吸引了大量种植户观摩学习,为技术规模化推广奠定基础。
本次活动是四川省科技厅"三区人才"计划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凉山葡萄产业正依托绿色植物化学调控与土壤生态修复双轮驱动,迈向高品质、高韧性、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未来,院生核所将持续深化科技服务,为凉山特色农业注入澎湃创新动能。
(院生核所 杨云月 撰稿;李昶蓥 校对;王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