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院资环所专家赴遂宁市扎实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类型图校核工作
来源:院资环所发布单位:院资环所 发布时间:2025/3/31已阅览:992次 分享到:

为高质量完成遂宁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确保土壤类型划分精准规范,2025年3月27日-29日,院资环所和院遥感所共同邀请省级专家和市级专家到遂宁市开展土壤类型图校核工作,通过“室内研判+野外验证”双结合模式,全面把好技术关。

省土壤普查办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邓良基、省土壤普查办技术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昌全、遂宁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刘学成、射洪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吴春归担任技术指导专家,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庞茜副局长、土肥站何霞站长,各县(市、区)三普办分管领导、技术骨干以及院资环所第五联市专家组和院遥感数字所平台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市农业农村局庞茜副局长主持。

首先专家组听取了院遥感所副所长李源洪对《遂宁市三普土壤类型图编制技术交流》的汇报,邓良基教授针对遂宁市土壤类型图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重难点内容均一一答疑解惑,结合遥感影像、地形数据及历史资料,对重点区域图斑逻辑性、特殊土种存在位置等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工作提供权威技术支撑。最后资环所第五联市专家组组长刘定辉做了“高站位、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总结发言。

坚持问题导向,28日-29日专家组一行分别到船山区、安居区和蓬溪县选取了新积土、潮土、黄壤、紫色土、水稻土等5种土类的典型样点进行实地踏勘。通过开挖简易剖面、比对土壤、环境分析等方式,现场复核新积土、潮土、黄壤和紫色土等类型划分准确性,发现并修正边界模糊、土种误判、划分范围过大、逻辑性有误等问题,确保“图实一致”。

本次校核进一步厘清了涪江沿岸冲积土、丘陵黄壤、紫色土不同地层过渡带划分标准,优化后的土壤类型图将为后续土壤属性图制作、耕地质量评价等成果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院资环所 万柯均撰稿 王黔供图 卿玲杉校对 林超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