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肉鸡产业跨区域协同创新,4月9-10日,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川琼粤三地专家及地方创新团队组成专家组在川开展专题调研。专家组成员有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育种规划与核心群建立岗位专家杨朝武研究员,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广东农科院马杰副研究员,海口综合试验站站长、海南省地方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魏立民研究员及岗位专家刘圈炜研究员,四川鸡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余春林副研究员及岗位专家张增荣研究员,四川水禽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邱莫寒研究员。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和德康集团眉山分公司,并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工作。
专家组首站来到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肉鸡育种科研基地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该公司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建设运营情况。专家们详细了解“大恒699”“大恒799”“剑门红鸡”等优质肉鸡配套系培育和推广情况,对公司建立的现代化育种信息管理与智能化分析系统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大恒公司成立22年来在推动黄羽肉鸡种业发展、产业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杨朝武研究员同时指出,在当前大力推动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大恒公司作为专业性育种机构,需要找准市场定位,及时实现转型。
在德康集团眉山分公司,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公司+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实际成效。魏立民研究员对德康集团实施的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等“五统一”管理模式,尤其是在控制代养户养殖规模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表示肯定,认为这一运营机制不仅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更显著提升了产业组织化程度,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专题座谈会上,杨朝武研究员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肉鸡种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他强调,要加快建立区域性联合育种新机制,推动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在育种实践中的创新应用,同时要着力完善种鸡性能测定体系,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魏立民研究员分享了海南省在文昌鸡产业发展中的宝贵经验,重点介绍了海南省通过建立文昌鸡保种场、推广林下生态养殖模式、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制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等“三品一标”建设举措,成功推动地方鸡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为四川地方鸡种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借鉴。马杰站长表示,成都综合试验站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余春林首席指出要依托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加强省级体系交流合作。各方还就川琼粤三地在地方鸡种质资源交换、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技术培训交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达成共识。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深化了国家体系与地方体系的高效衔接,更探索出一条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专家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为四川肉鸡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保障肉鸡种业安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后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畜科院 邱莫寒撰稿、熊霞供图;余春林 校对;杨朝武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