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7月17~18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何新华教授应邀到访院遥感数字所。
7月17日,在院遥感数字所内,何新华教授与农业绿色发展中心及智慧农业团队的科研人员展开专题研讨,重点围绕满江红及生物炭应用对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与潜力、大气CO2浓度对柑橘生长发育及生理生态的效应研究等方向。
7月18日,在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术会,院遥感数字所、资环所、植保所、茶叶所、食用菌所等单位的30位科技人员参会,何新华教授作了题为《大气CO2浓度升高与丛枝菌根真菌对间作小麦/蚕豆生长的交互影响》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系统性地阐述了其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历史变化趋势、以及实验期间CO2浓度的实验设置与控制条件以及剖析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通过详实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两种因素对单作小麦/蚕豆,间作小麦/蚕豆生物量生产的影响。报告结束,科技人员与何教授围绕实验设计、真菌作用机制、间作优势生理生态基础及成果应用前景等进行深入研讨。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院数字遥感所在推动我院学科交叉研究与国际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不仅加深了科研人员对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的理解,及时了解了国际前沿最新研究动态和先进方法,也为双方未来在气候变化农业适应、土壤微生物生态等领域的潜在合作筑牢了基础,为后续协同攻关搭建了重要桥梁。
(院遥感数字所/向妮 撰稿;向运佳 校对;付成平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