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研究所
院植保所专家赴小金开展“三区”科技服务 科技赋能川贝羌活产业注入新活力
发布单位:院植保所 发布时间:2025/7/17已阅览:647次 分享到:

七月正是川贝母悄然孕育、羌活茁壮生长的黄金时节,针对前期持续降雨、近期持续高温情况,7月15日院植保所党委书记胡容平研究员携团队成员陈庆华、范中菡、朱宇航等前往小金县美沃乡进行“三区”人才科技服务。聚焦当地两大特色道地药材—川贝母与羌活产业,开展深度调研与精准科技服务,为小金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调研指导紧密依托四川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布局,是省级政策资源“做强川药品牌,建设道地药材产区”精准滴灌县域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

团队一行实地走访美沃乡花牛村核心种植区及专业合作社,详细考察川贝母仿野生抚育基地、羌活规范化种植片,与种植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基层技术人员深入交流,精准把脉产业现状,记录生长周期、病虫害发生情况、产量波动及市场销售等关键数据。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生较为严重的根腐病,专家团队现场开出“绿色药方”:“轮作倒茬+开沟排湿+免疫诱导+生物菌剂土壤处理”组合防控根腐病。围绕“小金川贝”、“小金羌活”品质提升,团对成员手把手指导基层技术人员关键栽培技术:川贝母精细遮荫控湿、科学疏花保鳞茎,羌活适时采收保证挥发油含量、规范初加工防止霉变。团队专家强调“良种(优质种苗)+良法(生态种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小金县创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前期发生严重的灰霉病在胡容平团队的指导下已得到控制,病害损失率降低30%,其团队提出的绿色防控方法,既降低了用药量,又提高了药材品质与产量,解决了之前的生产困境。而此次“三区”科技人才服务,不仅送来了急需的病虫害解决方案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更搭建了省级科技资源与县域特色产业深度对接的桥梁。

随着科技赋能的持续深入,小金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精准有力的政策科技支撑,川贝母、羌活产业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院植保所 范中菡、陈庆华撰稿 罗曦校对 温静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