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研究所
院植保所赴广州参加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
发布单位:院植保所 发布时间:2025/11/10已阅览:494次 分享到:

11月2日至6日,应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院植保所所长卢代华研究员带领蔡伟莉研究员、李星月研究员、伏荣桃副研究员、邹成佳副研究员赴广州市参加“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联合承办。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以及40余家国内单位的超过250名专家学者参会。

本次会议以“国际协作共筑植物生物安全防线,守护地球美好家园”为主题,共设置了56个大会报告。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宁波大学陈剑平院士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夏敬源分别作题为“关于重塑植物生物安全治理体系的思考”“全球植物健康可持续管理”的大会特邀报告。会议期间还举行中国-CABI战略合作3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CABI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与会人士围绕病虫害流行规律和发生机制、病虫害综合治理等前沿热点开展交流研讨。

院植保所李星月研究员团队展出题为“Biological Control of Cylas formicarius in Sweet Potato: High Efficacy of EPN Cadaver Derived from Native Heterorhabditts indica CQ7-2”的墙报,展示了团队在国内首次开展利用西南本地高毒力“昆虫病原线虫”的虫尸剂为生防制剂的入侵害虫-甘薯小象甲全程生物防治高效机制研究。该海报得到CABI瑞士中心高级科学家Stefan Toefer教授以及会务组评委专家的肯定,获得“最佳墙报奖”。

植物生物安全已成为关乎全球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议题,植物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全球唯有秉持“同舟共济”的理念,强化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协同创新,凝聚治理合力,才能真正有效构筑起植物生物安全的全球防线。中国和CABI 30年的合作成果丰硕,将继续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植物生物安全治理技术全球共享与推广应用,实现互利共赢。

(院植保所 李星月撰稿 郑孟秋校对 温静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