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粮油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交流会。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高级科学家张学才、坦达·德利瓦约(Thanda Dhliwayo)、费利克斯·曼努埃尔·桑·维森特·加西亚(Felix Manuel San Vicente Garcia)出席会议并进行了交流。院科技合作处、作物所、生核所、水稻高粱所等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院作物所党委副书记、所长何文铸主持会议。
会上,Thanda Dhliwayo博士以《Leveraging Temperate ex-PVP Germplasm as a Key Resource for Developing High-Yielding Short-Seaso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aize Hybrids》为题作报告,系统介绍了利用温带玉米种质资源选育高产、短生育期玉米杂交种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温带与热带玉米种质的融合策略,探讨了如何利用温带种质缩短热带玉米的生育期并提高其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的稳定性,分享了CIMMYT在抗病种质创新应用与自交选育方面的经验。
与会专家围绕温带玉米种质创新利用、玉米光周期适应性调控、穗腐病抗性改良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张学才提出强化种质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抗性育种攻关等建议。何文铸希望积极推进与CIMMYT等国际机构深化合作,推动温热带玉米种质创新利用,为西南地区玉米高产抗逆育种提供支撑,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院作物所 谢心如 撰稿;王秋英 校对;段朝俊 审核)